
有沒有聽過 「 先天氣質 」 這回事 ? 這和我們平時點評一個人說 : 「這個人氣質真好 ! 」、 「我也好想要這樣子的氣質 !」是不一樣的。「 先天氣質 」 指孩子與生俱來的一種心理傾向,比如孩子的心理活動、心理感受,還有他有什麼樣的行為的反應,這個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基因特點,可能還在胎兒期就已經逐漸形成了,很多時候是受遺傳基因影響, 這種特質亦都會讓小朋友肯定自己 和保持情緒上的穩定性。
目前很多家長反饋,有些孩子總是在進行集體活動時反應慢半拍,但是他們從小就是一個學習能力還不錯的孩子,很多東西都是一教就會,不知道為什麼,在學校就老是有溫溫吞吞的,比如璿璿的媽媽就這樣說到 「孩子在K 班時就經常忘記東西,要做甚麼事總是拖拖拉拉。現在到了小學,就更誇張了, 學校手冊要抄好久、經常忘了帶作業回家、回到家作業總是要寫好久,每件事都拖、總要爸媽一直喊、一直提醒。 」爸媽有時會覺得很煩躁,明明孩子都知道要幹嘛,作業也都會,又不是笨,但為何總是比別人慢半拍? 家長一般都會遇上這樣的問題:
1) 好像聽了一半指令又沒有聽到另一半。
2) 明明可以1小時內完成的事情, 總是拖到更長的時間。
3) 在做任務時無法休息力集中,周圍的任何事情都可能會影響到他。
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樹葉,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從生命誕生的那一刻起,孩子的遺傳基因就已經被決定了、先天氣質也被決定了。其實,璿璿的問題可能來自於「大腦處理速度慢」,你可以把處理速度想成「網速」,用不同的網速都能Google 到你想要的資料,網速快的人快得到資訊,網速慢的人慢得到罷了。反應慢的孩子 跟智力無關:有智力遲緩的孩子無法理解信息,而反應慢的孩子隻是接收信息的的質量跟其他孩子絕無差異,所以對於這類孩子,我們要用耐心和愛心,以及正確的方法引導他們,感化他們。
那麼,爸媽該如何引導一個「網速」慢的孩子?
> 改變「 催促思維」: 催促他「快一點」就是孩子的一種壓力,會讓他花更久的時間完成 , 得不償失。
> 學習「 去除懷疑」: 減少提出帶有懷疑的語句, 比如 「 怎麼會沒有完成?」 「你這件事做完了嗎 ?」這樣孩子會反感並且懷疑自己的能力,試著多用鼓勵的方式,比如 「媽媽相信你一定能寫完這項作業的 ! 」 「 已完成了一半了嗎, 做得很好哦 !」 就想已經完成的成就, 包容尚未完成的部分。
> 保持「家校溝通」: 跟老師緊密溝通讓孩子擁有充足的準備時間,孩子得到老師的的理解,便得到了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做到,那麼以後的學習就會順利。
> 善用「圖像提示」:將任務按順序寫下來,連續任務可讓孩子將印下來的任務圖卡依照順序排列,回家功課也可以如此,讓孩子按照步驟一步步完成,每完成一步,就劃掉一步。
> 建立「時間觀念」:讓孩子先估計他的每一項工作,須要花多久的時間,由此,協助孩子建立每日的時間規劃表。養成習慣後,孩子就會自覺的在規定時間完成任務。
> 減少「涉擾因素」:閱讀的時候,可以將身邊的誘惑都清空,例如玩具,電子產品,以及其他會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讓孩子全心投入到學習中。
> 構想「獎勵制度」:當孩子確實完成一係列任務後,給予點數獎勵。獎勵兌換可設計成大家都能夠受益的獎勵:如:全家一起出去郊遊等等,讓孩子愛上學習的同時也增進了親子關係。
> 重視 「家庭溝通 」: 父母跟子女常常談天,聽聽看孩子的想法,一同找出可行的解決辦法。
掌握正確的方法,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希望大家都夠擁有一雙善於觀察、 善於發現的眼睛,不要將 「“反應慢 」”當作學習和成長的阻力 ,用良好的心態和有效的溝通,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觀念和處理問題的角度,做一名卓越的充滿同理心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