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見客人的時候,總會聽到不少爸爸媽媽級的客人抱怨仔女偏食,不願吃蔬菜,讓他們感到十分苦惱。蔬菜的營養豐富,含多種維他命、礦物質、纖素及葉黃素、玉米黃素等抗氧化物,對維持小朋友免疫力和排便暢順十分重頂,故此要花點心思去解決孩子們的偏食問題。
一)將蔬菜混合在其他食物中
小朋友不愛吃蔬菜的主要原因是討厭蔬菜的味道和菜的口感。部分蔬菜例如西蘭花、芥蘭、菜心的纖維量高,口感較硬,小朋友咀嚼良久仍無沒法吞嚥,導致他們對進食蔬菜感到恐懼;有些小朋友不喜愛蔬菜的草青味而拒絕進食。家長可先與仔女溝通,了解他們不吃蔬菜的原因。假如小朋友認為蔬菜太硬,難以咀嚼,便可以將蔬菜煮「稔」一點,並剪成細小塊,方便他們進食;另一方面,除了綠葉菜,可提供其他較軟身的蔬菜,例如菇菌、茄子、冬瓜,讓小朋友更容易接受。若小朋友不喜歡菜的味道,家長可將蔬菜弄成粒狀,混合在其他食材中,例如雞蛋菜粒蕃茄醬炒飯,以其他食材和香料的味道蓋過蔬菜的味道,孩子便不知不覺吃多了菜。有時候小朋友初次接觸新食物,特別是味道強烈的食物,會有抗拒的反應。然而,混合在別的食物中一同進食,小朋友在重覆接觸下會接受蔬菜,改善偏食問題。
二)讓孩子有選擇權
一般家庭都是負責煮食的那位決定當天菜式,變相小朋友到了開飯時才知道有哪些蔬菜,「被逼」要食菜,十分不情願。為了增加小朋友對蔬菜的喜愛程度,媽媽在預備食材時可問問孩子的意見,例如「今晚你想吃菜心還是白菜?」、「蒸還是炒南瓜比較好?」,讓小朋友揀選較喜歡的蔬菜或烹調方法。小朋友認為那碟蔬菜是自己有份決定的,便會興趣大增,想多嚐嚐餸菜的味道如何,因而自覺地「挾菜」,無須逼他們食蔬菜。
三)讓小朋友參與烹調過程
小朋友處於探索世界的階段,愛多接觸和嘗試。爸媽們可與他們一起製作簡單的食物,增添他們對食物的興趣。例如可將蔬菜切成粒狀,與肉類一併加進飯中,用可愛的卡通模製成飯團,小朋友認為這是他們「一手一腳」的製成品,自然對食物感到喜愛,亦想試試自己製成的食物味道如何,故此不會抗拒裡面的蔬菜。再者,小朋友總會喜愛色彩繽紛和可愛的東西,家長可準備不同顏色的蔬菜,例如三色椒、車厘茄,讓他們製作成不同的卡通圖案的食物,使他們增加對蔬菜的好感。
想解決小朋友偏食的問題,爸爸媽媽先要了解背後原因,對症下藥,用不同的烹調方式、蔬菜類別、製作過程,增加小朋友對蔬菜的接受程度,培養他們進菜蔬菜的習慣,偏食問題自然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