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的回憶

新年前,本來想跟兒子在家試試寫揮春,可是找遍全屋,卻找不到一枝毛筆,認真想想,最近一次執起毛筆寫字,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那時大兒子還未出生,放工後不想閒着,便報讀了一個毛筆書法班,順便練練字。

每個星期上一課,每課一個半小時,本來只想當作“休閒”,消磨一下時間,卻發現要認真學習書法時,不是想像中的容易。單單是學習執筆,寫“永”字來學習點、橫、豎筆基本筆法,已經花了幾堂的時間。五指執筆,又要吊筆,毛筆要垂直90度,掌心中空,內能放置一顆雞蛋,並不容易。老師教學示範半小時,餘下的一個小時,我們要臨摹,提筆練習,老師輪流個別指導。

由於不習慣吊筆,每回執筆都是手震震,老師在旁時,提起精神,坐直身子,用盡全力吊筆寫字,趁他一轉身,便偷偷地把手放在桌上,乘機放鬆放鬆。每次下課後,手腕又酸又軟,滿是墨水。

在起初的幾堂課,這一個半小時對我來說簡直是煎熬,有時寫得累了,沒有耐性,藉口上廁所出去舒口氣。每次下課,我就對自己說:“下次不來了。”可是性格不服輸的我,每次都準時來上課。

想不到的是,經過一段時間,我竟對寫毛筆字有了些好感,不知道是我的手被訓練得刻苦,失去了知覺,還是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執筆的方法,吊筆寫字的感覺很自然,下課後,手腕也沒有酸軟的感覺了。

雖然我的字還不是寫得很好,但我的一筆一劃都沒有馬虎,老師也總能夠找出地方來稱讚,在筆劃旁打個圈,畫上一顆星,這小小的鼓勵給了我很大的動力,讓我漸漸愛上書法,更期待着把作品交給老師指導。

回想起這段學習書法的回憶,讓我在教育的工作也上得到提醒,除了要多關注上課時經常上廁所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多稱讚,多鼓勵,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小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