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朋友都陸續開始上學,在無可避免的疲情之下需要戴口罩去保護自己避免感染,但夏天小朋友長期戴口罩有機會因為汗水多及焗促,令到皮膚敏感引致出現毛囊炎或令濕疹發作。
濕疹在小朋友身上出現是十分普遍,加上長期戴口罩、汗水及天氣的刺激,有機會引發濕疹。
濕疹與熱痱分別
而濕疹和熱痱分別在於,輕微濕疹位置會變得乾燥、痕癢,嚴重時有機會出現紅腫發炎,甚至出現小水泡及出水。如小朋友情況相對嚴重請盡快找醫生治理。而熱痱則是一粒粒細小的丘疹或小水泡。一般病徵不會很明顯,只有一部份人會覺得痕癢。熱痱常見在頸、胸口、背部,或在焗促又多汗的位置,例如:腋下、大腿內側及手腳關節內側位置。如保持皮膚乾爽,避免著過多過厚的衣服,熱痱一般會自行痊癒。
夏天戴口罩注意
醫生建議家長在許可情況下定期更換口罩,如口罩被汗水或口水弄濕亦最好要即時更換,當回到家時小朋友可以用清水或溫和的潔面產品去清潔面部皮膚,同時亦要教育小朋友有定期護膚的習慣,每天塗潤膚膏滋潤皮膚。家長可以選擇含低敏成份的潤膚膏,以及留意避免選用容易令皮膚致敏的香料或防腐劑成分的潤膚產品。另外要注意塗潤膚膏方面,如果小朋友容易有毛囊發炎,可選擇乳霜或乳液質地的潤膚膏,避免選用油膏質地的產品,以免令毛孔閉塞的情況加劇。
外科口罩與布口罩的選擇?
醫學上暫時沒有研究顯示外科口罩或布口罩那一種物料特別容易令到面部皮膚有敏感反應,配戴那一種口罩都視乎小朋友皮膚的狀況而有所不同。在疫情下我們亦都盡量希望以保護、預防感染為大前提。選擇合規格的外科口罩時,正確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防止病毒感染。
小朋友也護膚
小朋友護膚習慣是應該每天做,基本上需要每日塗二至三次潤膚膏,可從小逐步逐步令小朋友適應,跟小朋友塗潤膚膏時,以遊戲方式幫他們開始養成習慣,令他們覺得護膚不是一件麻煩的事,最好塗潤膚膏的時間是早上
洗完面後或晚上洗澡後,因為這段時間皮膚是特別乾燥的,需要潤膚產品滋潤皮膚。
疫情下大人及小朋友都使用多了酒精搓手液,長期又頻密使用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都會令手部變得乾燥,有機會紅腫,發炎,痕癢。在我們選擇酒精搓手液的時候,首先我們可以選擇含有潤膚成份如甘油的酒精搓手液,但都要留意標籤上會否有容易致敏的香料或防腐劑等成份,另外亦要留意酒精搓手液濃度不是越高越好,一般情況之下酒精濃度有60至80%已經足夠清潔雙手,反而酒精濃度太高時更容易刺激皮膚,令皮膚容易乾燥及發炎,醫生建議每次洗手或用完酒精搓手液後,都使用潤膚膏滋潤雙手,減低酒精對皮膚的傷害。
皮膚科丘潔怡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