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港兩地的股市極旺,尤其是在港上市的科技和醫療股份,簡直是牛氣衝天。七月初幾日,大市的成交由以往的1000至1200億急升至2000甚至是2500億。資金的蓬勃,令不少股份每日以一、兩成的幅度上漲,就算是傳統的中資金融板塊,券商、銀行和保險股,一日升一成的都大有股在!不禁就令很多人懷疑了:到底牛市是不是已經到來?
眼下,錢確實是容易賺的。就算你不懂炒股,單純是碰碰運氣抽新股吧,早前就有一隻做電子煙的新股思摩爾(6969)在上市首日就升一點五倍,實質賺18000幾元。世道暢旺,難怪在證券行門外等開戶的人數拾級而上。這一切一切,在往時只有在牛市的頂峰,譬如是恒指處於30000點樓上才見的,為甚麼現在只有26000點不到便紛紛出現的呢?
我認為,恒指在未收復26500點的話不算轉勢、牛市,而只是一個幅度大而且急勁的反彈。恒指成分股裡頭,除了騰訊(700)便沒有新經濟股,這個是為甚麼指數偏弱、沒上至30000點的原因。但這並不代表股份自身不可以存在泡沫。像我一直同大家推薦的騰訊、阿里巴巴(9988)和美團(3690),打算長揸的話便不應該高追,強積金都如是。
疫情持續在全球擴散,包括美國,甚至是香港都出現了第三波的疫情甚至是社區擴散。停工停產、沒完沒了,讓經濟重啟的步伐受到很大的阻滯,因此相信企業的利潤亦不會好的。目前,市場只是依賴中央銀行的放水來催谷資產,市場的估值根本不得到基本因素的支持。因此,作為業餘或對市場不太敏感的粉絲們,請管理好投資風險,控制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