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忽然照鏡看見自己眼紅紅,許多人可能不以為意,但眼紅其實可大可小。如果是眼睛發炎,例如結膜炎、虹膜炎、角膜炎,嚴重時可損害視力;當然,也有機會只是微絲血管爆裂,大多自行消散。那麼,如何判斷是否需要求醫?
其實,第一步是要通過4方向檢查,初步診斷眼紅的原因:
方向1:眼紅是因出血還是充血?
兩者的分別是:出血即微絲血管爆裂,眼白會出現鮮紅色血塊,原因包括用力捽眼、高血壓、服食薄血藥、咳嗽或便秘嚴重等,通常可在2至3星期內自行康復;充血即即血管本身膨脹,眼睛會有較多紅筋,原因多數是因為發炎,例如病毒性結膜炎、細菌性結膜炎、過敏性結膜炎、乾眼症、鞏膜炎、角膜炎等。以上各種炎症的成因和影響各有不同,最好由醫生詳細診斷和治療。其他可能會導致眼紅的原因還有不少,例如部分虹膜炎、眼壓高(青光眼)等。
方向2:除了眼紅,有沒有疼痛?
如果同時有疼痛,建議盡快求醫,例如眼壓高(青光眼)引致的眼紅,就有機會伴隨眼球脹痛、眼窩疼痛等,而青光眼必須盡快採取適當治療措施,保住未受損的視力。此外,部分虹膜炎引致的眼紅也會伴隨有疼痛。
方向3:視力有沒有受影響?例如,看東西會否忽然變模糊?
眼紅伴隨看東西忽然變模糊,是急性的警號,因有機會是虹膜炎。虹膜是決定眼睛顏色的部分,虹膜發炎的症狀跟結膜炎(俗稱紅眼症)相似:眼白發紅、視力模糊,眼睛會疼痛兼眼壓升高。可能僅一隻眼或雙眼同時受影響。
方向4:有沒出現其他合併症狀,例如同時感到痕癢、多眼膠等?
有痕癢或多眼膠的話,有機會是接觸到細菌或受病毒感染,導致結膜炎,建議盡快諮詢醫生。
總括來說,眼紅的原因及嚴重程度有時並不容易判斷,尤其各種眼疾的表面症狀可能近似,需要經眼科檢查確定,因此不建議大家自行判斷需否求醫。尤其當持續數天眼紅或有合併症狀時,最好諮詢醫生並接受檢查。
湯文傑
眼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