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育期要留意脊椎側彎

不時有青少年朋友提出這問題:「屋企人話我背脊有一邊凸咗出來,我係咪有脊椎側彎呀?」

脊椎側彎(也叫脊柱側彎)相信大家都有聽聞過,正常的脊椎不論從背面或正面看,都應該呈一直線,而脊椎側彎是指脊骨向右或左邊,呈現S形或C形彎曲,且弧度達10度以上。脊椎側彎常見於8至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且以女性為多,由於脊椎側彎不一定會痛,初病發時不易察覺異狀,多數患者都是等到脊椎明顯彎曲影響到外觀時,才求醫並確診。

 

青少年有時會突發性脊椎側彎,確實原因不明,其中一個可能因素或與軟組織的強韌度有關。正值發育期的青少年,骨骼快速成長,若這時肌肉的發育速度、強韌程度無法與骨骼成長同步,脊椎就可能朝一邊發展,形成脊椎側彎。

除此之外,一些先天、後天因素也可能會造成脊椎側彎。先天因素比如家族遺傳、神經系統異常、骨質疏鬆、荷爾蒙分泌異常、骨盆傾斜、創傷(運動創傷)、長短腳、經常單邊提背重物、坐時習慣蹺腳、使用不合適的牀褥枕頭、營養不均等。後天方面,有些患者因為姿勢不良、受傷而有脊椎錯位的情況,都可能引發脊椎側彎。

在治療方面,脊椎側彎0至20度的患者應接受觀察治療,追蹤是否有惡化現象;20至40度者可接受運動及背架治療;至於40度以上,且彎曲的脊椎阻礙到心肺功能運作時,醫生多會建議患者接受手術治療。至於因脊椎側彎而引起的痛症方面,脊醫會依患者側彎程度、脊椎柔軟度、年齡等因素進行脊椎矯治,如手法治療、電療、熱敷、運動治療,或讓患者穿上特製支架和合適的鞋墊等。

此外,現時也常會採用施羅特療法,除了做運動外,也指導病人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正確的坐姿和步姿等,避免側彎變得嚴重。施羅特療法源自德國,由一名脊椎側彎患者發明和推廣,她的女兒一直輔助她,其後她的女兒改善了治療方法,引入一套簡單的分類系統,這系統至今仍為脊醫和物理治療師所應用。

何梖榮註冊脊醫
脊骨神經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