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醫生教你2大方法 預防小學生深近視


深近視在香港並不罕見,但原來很多深近視患者都不知道,除了「睇嘢唔清楚」,還會引起很多併發症。即使患者接受激光矯視,令近視度數減少了,但由深近視引起的併發症卻不會因而消失!


通常,600度或以上的近視,醫學上定義為高度近視(深近視)。它的形成和眼球長度改變有關。成年人眼球的正常長度範圍是22-27mm。若長度大於27mm,便會造成深近視。


而病理性近視為近視中的罕見類型,大約佔2%,患者的近視會持續加深,更可能發展到1,000甚至2,000度的深近視。這類患者典型的眼底特徵為脈絡膜出血,變薄和後鞏膜葡萄腫。總括來說,深近視會增加患上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穿孔甚至脫落、黃斑點病變及出血等併發症的風險,影響中央視力。所以深近視引起的問題,絕非「度數比普通近視深」那麼簡單。近年有部分深近視患者接受了激光矯視手術(LASIK),近視度數減退了,於是也就忘了繼續關注原先的深近視可能引起的問題。但事實上,激光矯視只是改變了角膜的弧度,並沒有改變眼球的長度。因此,所有因眼球過長而衍生的併發症,並不會因激光矯視而減少!若就此忽略了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後果可以十分嚴重。


簡單來說,預防深近視對眼睛健康帶來影響,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做起:

1. 減慢眼球長度改變的速度,避免或延緩發展成深近視。這工作最好從小學生做起,先找出小學生之中的深近視高風險群(例如本身有近視且每年增加度數達100-125度,或父母均為深近視患者等),然後教導他們及早預防(例如不要長時間近距離閱讀、不要在黑暗環境中看手機、看電腦,並增加戶外活動等)。再看個別情況,由醫生處方特效眼藥水,減慢近視加深。

2. 任何人一旦已患上深近視,都應定期每半年接受視力檢查。一旦發現自己的中心視力減退或變形,應立即見眼科醫生。因為早些治療有機會可及時修補,避免造成永久性的視力損傷,甚至失明。

眼科專科
湯文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