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瞓捩頸折磨 你做錯了3件事?


家長有否試過,早上一覺醒來,原想著迎接美好的一天,誰知迎來的卻是難以轉動的肩頸!例如當起床後發現頸部疼痛、僵硬,稍為擰頭轉頸便更痛,不用懷疑,這應該是瞓捩頸(落枕)了。早陣子天氣寒冷,瞓捩頸的情況就更普遍。


很多人一聽到瞓捩頸,就會想:是否我睡覺的姿勢不正確呢?當然,姿勢和瞓捩頸有一定關係,但只答對了一半。當我們瞓捩頸,出現的症狀包括頸部肌肉繃緊,頸部活動有困難,出現劇痛等。其實廣東話瞓捩頸的意思,是指頸椎出現急性痙攣或者肌肉突然發炎的情況,除了姿勢不正,亦代表頸椎可能已存在很多勞損或舊患。


被瞓捩頸折磨的人,有些形容為痛不欲生!這就要靠自己做好一點了,以下是最常引致自己不斷被瞓捩頸折磨的3件事:


1. 姿勢不良
我們在日間的不良姿勢,例如做低頭族或寒背等,會令肩頸肌肉長時間過勞,到了晚上睡覺時,由於身體的新陳代謝減慢,清除因日間不良姿勢而令肌肉中形成的乳酸的速度亦會減慢,結果令肌肉持續繃緊,甚至有發炎的情況。
此外,日常姿勢例如經常低頭使用手機,寒背,使用電腦時頭部經常向前傾等,這些動作都會令我們的頸椎肌肉變得繃緊,容易出現瞓捩頸。


2. 處理不當
瞓捩頸患者常會察覺情況愈來愈嚴重,並且愈來愈頻密,起初可能一個月一次,其後可能每星期一次,甚至每日都瞓捩頸。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瞓捩頸如果沒有好好處理,頸椎會逐漸移位,而且肌肉亦會有長期發炎,所以當我們瞓捩頸,一定要盡快處理。若可在第一次出現時已處理好,再次復發或問題嚴重化的機會便會大幅減少。


3.胡亂按摩
不少患者常見一個錯誤做法:用力按摩繃緊壓痛的位置,希望透過按摩放鬆繃緊的肌肉,但其實這做法並不適合。正確做法應該是做簡單的拉筋運動,力度以舒服為主,感覺少許拉扯便已足夠。若疼痛持續無法紓緩,就應諮詢專業人士。

何梖榮
註冊脊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