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讀者都想知道多一點「媽媽手」的資訊。首先,什麼是媽媽手?
大家不要被字眼誤導,其實,男女都有機會患上媽媽手。媽媽手的意思,是指我們的拇指接近手腕的筋腱位置發炎,情況比較常見於新手的爸媽,因為他們每天長時間手抱嬰兒,或者有些過度使用拇指的動作,所以更容易令手腕筋腱發炎。
而家庭主婦患上媽媽手也很常見。不要小看主婦的工作只是買餸煮飯,例如一次過買一家四口的餸菜和水果等,有可能重達數kg,加上女性肌肉較弱,如果媽媽已經年紀大,雙手會更加勞損。
媽媽手的症狀,通常出現在拇指接近手腕的筋腱位置,很多時當我們的拇指用力,或者當我們做扭動手腕的動作時會感到痛楚加劇,另外手腕會因為媽媽手的問題感到無力、不能發力等。除此之外,部分患者拇指活動時會感到不順暢,「卡住卡住」,或者關節發出咯咯的聲響。丈夫或子女可以留意一下,主婦媽媽會否經常投訴手痛,尤其若扭毛巾、拿鑊鏟、抱小朋友或用手機都會痛的話,就可能已患上媽媽手。
測試媽媽手的方法非常簡單:首先把拇指屈曲至掌心,其他手指屈曲包著拇指,然後手腕微微向前傾屈曲。若在這動作的過程中,發現手腕筋腱繃緊,發出聲響或感到疼痛,便有機會是患上媽媽手了。
以下教大家3招紓緩媽媽手:
1. 給雙手充分的休息。雖然聽來簡單,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所以一定要留意,當我們做的動作會引發媽媽手傷患位置痛楚,例如拿取物件時,甚至以拇指點燃打火機時,這個動作就要盡量避免。
2. 調節日常姿勢。很多時我們拿取物品例如碗碟、茶壺等時,會貪圖方便,只用一隻手。但當我們在過程中使用到受傷的手腕或拇指,其實很容易會再次引發手腕的痛症,所以大家可以嘗試盡量使用雙手,或避開受傷的位置用力,讓媽媽手有紓緩的空間。
3. 調節照顧小朋友時的姿勢。盡量避免太長時間抱著嬰兒,抱孩子時拇指也要盡量避免過分張開。經個這樣調節姿勢後,有機會可以避免因抱孩子而導致的媽媽手復發。
何梖榮
註冊脊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