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剛 棕櫚鳳頭鸚鵡

葵花鳳頭鸚鵡也叫鳳頭鸚鵡或者葵花鸚鵡,是指鳳頭鸚鵡科中所有鸚鵡類,有的鳳頭鸚鵡羽毛雪白漂亮,頭頂有黃色冠羽,在受到外界干擾時,冠羽便呈扇狀豎立起來,就像一朵盛開的葵花,故名葵花鸚鵡。以下為大家介紹全身黑色非常罕見的棕櫚巴丹鸚鵡,它們溫順的性格使得它們非常得人歡心。

棕櫚鳳頭鸚鵡

英文名:Cockatoo – Palm

別名:黑葵、棕櫚巴丹鸚鵡、椰子金剛鸚鵡、黑金剛鸚鵡

源生地:澳洲

體長:約60cm

平均壽命:50年

分類:鳥綱鸚鵡目

身形巨大

棕樹鳳頭鸚鵡,是典型的攀禽,鳥喙強勁有力,喙鈎曲。棲息於熱帶雨林中,森林邊緣地帶、開闊稀樹的草原地帶等。以植物種子及嫩芽為食。通常成對活動,繁殖期聚小群,主要分佈在印度尼西亞、新畿內亞及澳洲。棕樹鳳頭鸚鵡體長49-68厘米,翼展70-100厘米,體重500-950克,是十分美麗且獨特的鳳頭鸚鵡,由於臉部沒有羽毛的特色與金剛鸚鵡一樣,所以又有人稱「椰子金剛」,是澳洲最大的鸚鵡。

面頰變色

成年鸚鵡,頂冠如波峰縷縷聳立在頭頂部,頗為壯觀。巨大的鳥喙僅次於紫藍金剛鸚鵡,位居鸚鵡界第二。上下頜骨強烈彎曲,兩下頜骨不相交,是鳳頭鸚鵡中唯一上下鳥喙無法完全密合,能看見其紅黑色條紋的舌頭的種類。全身黑灰色,有着灰黑色的羽冠,臉部的裸皮一般為淺紅色,其顏色從白色到暗紅色有變化,顏色的亮度取決於生存的環境和鸚鵡的健康狀態。像金剛鸚鵡一樣,興奮或激動的時候,面頰的裸皮也會變的潮紅,同時頭部的羽冠會揚起。虹膜黑色,腳爪黑灰色。

群居生活

棕樹鳳頭鸚鵡在新畿內亞的族群多棲息於熱帶雨林中,森林邊緣地帶、開闊稀樹的草原地帶等,澳洲族群分佈在森林、次生林和成熟的林地、桉樹林地及其鄰近的雨林區等地。棕樹鳳頭鸚鵡喜歡坐落在樹木繁茂的地方,林區邊緣適合牠們覓食和築巢。有時單獨一隻活動,常成對或5、6隻聚集活動,覓食也會聚集30左右的小群。

素食主意

單獨的棕櫚鳳頭鸚鵡,日出時開始的活動,會選擇高枝無葉的樹木,直到月光照亮了寧靜的夜晚。雄鳥會用巨大有力的嘴剝開食用又大又硬的種子與堅果,水果、嫩芽、漿果也是主要食物,它們臉部的顏色會依情緒而改變,受驚嚇或興奮時會由粉紅色變深紅色。繁殖期對留在其領土邊界之外的亞成鳥和非親鳥並不在意。

高空築巢

棕樹鳳頭鸚鵡不會挖樹洞,一般利用樹上天然的空巢築窩。由於它們的體型大、尾巴長,要求的樹洞也特別大,有時甚至超過100歲的古樹。鳥巢具地面有一定高度,巢體具有的直徑為25-60厘米,深度往往接近一米。擁有這樣的巢穴,就難避免與其他鳥類,有袋類動物,爬行動物,甚至蜜蜂之間,發生偶爾的爭巢打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