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達伯拉象龜是全球第二大的陸龜,一般壽命超過100歲,有些甚至可達150歲,屬最長壽的動物之一。牠們源於非洲塞舌爾的亞達伯拉環礁,後來被引入到塞舌爾其他島嶼,以及坦桑尼亞、毛里裘斯等地。亞達伯拉象龜主要棲息在叢林、紅樹林、沙灘和草原。
亞達伯拉象龜體型龐大,成年雄性身長可達120厘米,重250公斤,身型比雌性大。牠們的龜殼圓而厚,頭部小而尖,後腿如柱子般粗壯,布滿鱗片。牠們最愛吃草、樹葉等植物,雖然不擅於攀爬,但長長的頸部可以伸展,故牠們可進食距離地面最多一米的食物。有時牠們會推倒矮樹以便吃樹葉,有時亦會吃小型無脊椎動物或腐肉。
告訴大家一個小知識,原來亞達伯拉象龜的糞便很有用!由於牠們進食大量不同種類的植物,同時會把種子吃掉,所以當象龜排泄時,種子便會隨糞便散播到不同的地方,協助植物播種。還有一件你意想不到的事,就是在塞舌爾群島上有一種寄居蟹,竟會吃亞達伯拉象龜的糞便!
亞達伯拉象龜又大又重,走路時會開闢一些新路徑,在牠們覓食的地方,長出的植物多數比較矮小,所以牠們的活動範圍會成為一些細小動物的新家園。這些象龜對環境及島上其他動物而言相當重要呢!
亞達伯拉象龜喜歡睡覺,平均每天可睡18小時。牠們既會群居,亦會獨處。根據科學家觀察,牠們平日只會與同伴有限度地溝通,甚少有交配以外的社交行為。
棲息於缺乏淡水水源的亞達伯拉象龜,還有一項特殊的生存技能,就是長時間不吃不喝也能生存。牠們主要依靠攝取食物中的水分生存,並於不同季節遷移至不同的棲息地。在炎熱的天氣,牠們會挖洞或在沼澤中休息,保持涼快,到了雨季,就會遷移到廣闊的草原和沿海灌木叢居住。
不過,亞達伯拉象龜正面臨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科學家預計未來100年,氣候變化將導致海平面上升大約一米,由於這些象龜棲息於離海面只有一至兩米的低窪地區,牠們隨時會因為海水淹浸而失去家園。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有關亞達伯拉象龜的資料,可以去香港海洋公園小紅熊Redd’s Nature Play Party的YouTube頻道睇睇啦!